close


 


 


佛學小辭典-23.顱器




顱器


嘎巴拉碗藏文ཀ་པ་ལ་威利kapala)是由人的頭蓋骨做成的一種骷髏碗,又稱內供顱器、人頭器,是「修無上瑜伽密部」舉行灌頂儀式的法器,為藏傳佛教常用法器之一。這種碗在印度教性力派與濕婆派也有。


灌頂的意義是使修行者聰明和衝卻一切污穢。也有人說是使人斷我執


密宗修祛者舉行灌頂儀式時,在灌頂壺內盛聖水,頭器內盛,師傅將聖水灑在修行者頭上,並讓其喝酒,然後授予密法。


藏傳佛教密宗盛行用骨骼製成各種法器,不過製作嘎巴拉碗的頭蓋骨,必須來自修行有成的喇嘛,依其生前遺願製成。


按照藏傳佛教的「靈魂轉世」、「六道輪迴」學說,靈魂是流轉的,而身體則是物質的、生滅的。 一旦靈魂由於人的死亡而離開了身體,肉身則形同於石塊、沒有生命的物質。所以密宗認為,對它的使用談不上殘忍和野蠻,反而是種解脫。


 著名的骷髏碗


元朝西藏藏傳佛教僧人楊璉真伽盜掘南宋六陵,見宋理宗屍身保存完好,將屍體倒掛在樹上三天,結果流出水銀,又以理宗頭蓋骨奉給帝師八思巴為飲器,是為骷髏碗。[1]


 注釋




  1. ^ 《明史》稱:「悉掘徽宗以下諸陵,攫取金寶,裒帝後遺骨,瘞於杭之故宮,築浮屠其上,名曰鎮南,以示厭勝,又截理宗顱骨為飲器。」

參見




 



佛學小辭典-24.棒喝









棒喝


   禪家宗匠接人之作略,或用棒,或用大喝


  棒始於德山,喝來自臨濟,臨濟問黃檗,如何是佛法的大意?


  檗便打。如是3問,3度被打。


  後參大愚,得悟黃檗宗旨。卻回黃檗,機鋒敏捷。


      檗便打,師便喝。以後接人,棒喝交馳。


      故今說警醒人的迷誤者,名為當頭棒喝。



 


佛學小辭典-25.錫杖




 

 

錫杖


梵文Khakkhara),音譯為喫棄羅隙棄羅,又譯為聲杖鳴杖。為佛教出家僧侶所持的一種枴杖,長度約齊眉,上面裝飾有鐵環。佛教僧侶乞食時,會在門外搖晃錫杖,以代替叩門;還可以用來作為防身之用。為頭陀十八物之一。


 釋義


錫杖,梵文音譯為喫棄羅,是發出聲響的意思。古人因為它會錫錫作聲,所以意譯為錫杖。


掛錫


當出家僧侶到達寺院借住時,會將自己的錫杖掛在借住寺院的牆上,這稱為掛錫,與掛褡同意


 


佛學小辭典-26.戒尺




戒尺


法器之一,或單稱:尺,即在舉行歸依、剃度、傳戒、說法等法會時,用以警覺大眾或安定法會秩序的法具


外型為劍型 刻有戒定真香四字


劍把掛有竹編蓮花吊飾


竹戒尺架-充分善用竹的可彎曲特性作曲線造型裝飾


 


佛學小辭典-27.「精舍」












「精舍」一詞的根源




我們知道,「精舍」只是漢語的說法,是佛經翻譯過程中所使用的名稱,它所指代的對象在古印度並不叫「精舍」,也沒有同「精舍」相當的發音,佛教中出現這一詞彙完全是譯經大師的創造。它的梵文摹本有多種,主要有「arama」、「samgharama」和「vihara」等等,本來指的是修道的地方,相當於我們今天所說的「寺院」。譯經大師之所以以「精舍」譯之,我想,應當是基於這樣的三種考慮:其一,道的考慮;其二,語言的考慮;其三,習慣的考慮。




道的考慮是說,譯經大師在翻譯佛經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是必須將「arama」、「samgharama」和「vihara」等等所寓含的佛教修行的意蘊準確地表達出來,使之實現從梵文向漢語的準確轉換。而「精舍」可以將處、人、法、供養這四種殊勝都概括進去,容易使人一目瞭然,知道精舍不同於一般,精舍中的人也與眾不同,使人不致於有病亂投醫,從而對佛法的弘揚起到推動作用。




語言的考慮是說,譯經大師在翻譯佛經的時候必須尋找一個能夠恰到好處而又完全符合中國語言特點的詞彙。如果一個詞彙不能同中國的語言特點相適應,有著鮮明夷夏觀念的中國人是很難接受的。如果中國人不予接受,譯經大師的努力也就白費了,他們也就不會成為千古流芳的譯經大師了。而「精舍」一詞在語言上是非常獨到的,它的重心「捨」說明了它所指代的是一種地點,而它的定語「精」則形象地道出了它在性質上是屈指可數的,取其「精煉」之義。自然,這樣的一個詞彙有助於同一般的場所區別開來。




習慣的考慮是說,譯經大師在翻譯佛經的時候必須考慮到中國固有的詞彙。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有「格義佛教」之說,究其原因,就在於它在多數時候都盡可能沿用中國固有的詞彙和術語,比如「道」、「無為」、「有為」等等。這樣做,當然是為了使人們更容易接受,避免所謂的夷夏之爭,從而更好地推動佛法和佛教在中國的傳播。「道」、「無為」、「有為」等等術語在先秦時期就已廣泛使用,佛教對它們的使用在形式上是承襲了中國固有的文化,所不同的,是其所包含的內容已經得到了逐步更新,從而使之從純粹世俗的術語轉而變成了佛教術語。與之相類似,「精舍」一詞也不是佛教所發明的,而是在佛教中才得以發揚光大的。在先秦,這個詞彙就已經出現。確切地說,是《管子》一書提出了「精舍」的問題,並對此進行了闡述。《管子‧內業第四十九》說:




道也者,口之所不能言也,目之所不能視也,耳之所不能聽也,所以修心而正形也,人之所失以死、所得以生也,事之所失以敗、所得以成也。故凡道,無根無莖,無葉無榮,萬物以生,萬物以成,命之曰「道」。

  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寧。春秋冬夏,天之時也;山陵川谷,地之材也;喜怒取予,人之謀也。是故,聖人與時變而不化,從物而不移。




能正能靜,然後能定。定心在中,耳目聰明,四枝[8]堅固,可以為精舍。精也者,氣之精者也。氣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凡心之形,過知失生。



  一物能化謂之「神」,一事能變謂之「智」。化不易氣,變不易智。惟執一之君子能為此乎?執一不失,能君萬物。君子使物,不為物使。得一之理:治心在於中,治言出於口,治事加於人,然則天下治矣。「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聽」,此之謂也。



  形不正,德不來;中不靜,心不治。正形攝德,天仁地義則淫然而自至。神明之極,昭乎知萬物,中守不忒,不以物亂官,不以官亂心,是謂「中得」。神自在身,一往一來,莫之能思,失之必亂,得之必治。敬除[9]其捨,精將自來。精想思之,寧念治之,嚴容畏敬,精將自定。得之而勿捨,耳目不淫,心無他圖,正心在中,萬物得度。道滿天下,普在民所,民不能知也。一言之解,上察於天,下極於地,蟠滿九州。

此處明確提到了「精舍」,認為精舍就是人的身體。不過,並不是一切身體都是精舍,只有當人們做到了「定心在中,耳目聰明,四枝堅固」的時候,身體才稱得上是「精舍」。

  精舍,顧名思義,就是精所在的地方。那麼精是什麼呢?《管子》告訴我們:「精也者,氣之精者也。氣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凡心之形,過知失生。」這個精就是「能正能靜,然後能定」的心。但這個心不是普通的心,這種心的產生是需要表裡如一的,是需要有高度的道德涵養的,所謂:「敬除其捨,精將自來。精想思之,寧念治之,嚴容畏敬,精將自定。得之而勿捨,耳目不淫,心無他圖,正心在中,萬物得度。」這種精舍顯然同修道有關,是修道層面上所產生的詞彙,而這樣的一個詞彙對於佛教來說也是非常貼切的,完全可以借用過來,用來指代「arama」、「samgharama」或「vihara」。
  當然,在中國,隨著佛教的發展和漢代朝廷以「寺」來命名「arama」、「samgharama」和「vihara」等佛教修行場所,「寺院」逐漸成了人們所見聞最多的存在形式之一,「精舍」倒不為人們所熟悉。這樣時間長了,也就形成了中國意義上的精舍,更多地體現出它的「精」義來。這種情況恰巧與當前的佛教現狀形成鮮明的對比,因而不能不發人深思。






  • 一般市面看到的精舍是指精進修行的房舍。

    精進修行是努力息滅貪瞋癡慢疑心態的一種活動。

    活動內容包含;三十七道品,六波羅密...等等訓練。



  •  



佛學小辭典-28.木魚名稱的由來







木魚名稱的由來


木魚為佛門中用於集眾及修行時的法器,又稱為魚鼓、魚板或木魚鼓。原先只掛於大寮或齋堂門口,呈長魚形狀,為集眾時擊打的法器,因此又稱為魚梆或飯梆。

  木魚的意義在《敕修清規》及劉斧的《摭遺》中,皆有說明:魚晝夜六時當中都不闔眼,因而佛寺裡以木刻的魚懸掛之,作為象徵修行人為法忘軀,精進不懈的勉勵。

  到了明代以後,木魚演變為頭尾相接、魚身圓形中空的造型,作為持經唱誦用的法器,通常以桃木、樟木或黑檀木雕刻,配合魚身中空的共鳴腹腔,使聲音清脆遠傳而沈定,具有攝心的效果。因此在禪坐一開始時,悅眾便以執持的木魚叩敲二聲,讓大眾立刻將心收攝沈定下來,澄慮靜思。在誦經與法會的梵唱時,木魚亦有攝心、提神及作為節拍器的功能。一方面讓誦經的人能將心靠在木魚的聲音上,不落入自己的昏沈及妄想當中,一方面也以木魚規律叩擊的節奏,讓經文的念誦富有韻律感,保持不快不慢的一致速度,正如同修行的這念心要能不急不緩,綿綿密密地行持於中道上,發長遠心精進用功一般。

  木魚的由來,有二種說法:一是《教苑清規》中所提:有一僧眾生前因毀謗佛法與他的師父,往生後墮入魚身,魚背上生有一棵樹,因受樹的浮力,於海中隨浪飄流,經常撞得皮破肉綻,痛苦不已。一日適逢他的師父坐船渡海,魚即向生前的師父懺悔,經過師父為他超薦後,超生善道並托夢告知,已經脫離魚身,希望將背上的樹供養道場,親近三寶。隔日,他的師父果然在庭院看到一棵樹,便把樹刻成魚形,懸掛在道場,以警惕大眾。

  另一由來出自於玄奘大師的《指歸曲》:玄奘大師於回國的途中,路經一長者家休息,長者再娶的妻子,利用長者外出打獵時,將前妻所生的兒子丟到海中,長者非常地哀傷,為兒子齋請玄奘大師,大師對長者說:「我長途跋涉疲憊,需要吃魚,而且一定要大魚才可以」。長者立刻派人將大魚尋捕回來,剖開後竟是長者的兒子。歡喜的長者便問大師,如何來報魚恩,於是玄奘大師回答他:「以木雕成魚形,懸掛在佛寺,用齋時擊叩,便可以報魚恩了」。這便是木魚的另一個傳說由來。

  瞭解了木魚的意義及作用後,在我們執持木魚法器或聆聽到木魚的聲響時,便可更加提起道心,督促自己攝心用功,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精進不懈努力行持了。


 


佛學小辭典-29.木魚




 

木魚











「木魚」是佛教的重要「法器」之一,古時候稱它為「木魚鼓」、「魚鼓」,或者是「魚板」。木魚是魚形木製的法器,中鑿空洞,扣之作聲。一切魚類的眼睛都是終日睜著不閉,所以出家人取此義以示精進,不敢稍有懈怠而已。


  木魚為佛門中用於集眾及修行時的法器,又稱為魚鼓、魚板或木魚鼓。原先只掛於大寮或齋堂門口,呈長魚形狀,為集眾時擊打的法器,因此又稱為魚梆或飯梆。


  木魚的意義在《敕修清規》及劉斧的《摭遺》中,皆有說明:魚晝夜六時當中都不闔眼,因而佛寺裡以木刻的魚懸掛之,作為象征修行人為法忘軀,精進不懈的勉勵。


       到了明代以後,木魚演變為頭尾相接、魚身圓形中空的造型,作為持經唱誦用的法器,通常以桃木、樟木或黑檀木雕刻,配合魚身中空的共鳴腹腔,使聲音清脆遠傳而沉定,具有攝心的效果。因此在禪坐一開始時,悅眾便以執持的木魚叩敲二聲,讓大眾立刻將心收攝沉定下來,澄慮靜思。在誦經與法會的梵唱時,木魚亦有攝心、提神及作為節拍器的功能。一方面讓誦經的人能將心靠在木魚的聲音上,不落入自己的昏沉及妄想當中,一方面也以木魚規律叩擊的節奏,讓經文的念誦富有韻律感,保持不快不慢的一致速度,正如同修行的這念心要能不急不緩,綿綿密密地行持於中道上,發長遠心精進用功一般。


  木魚的由來,有幾種說法:一是《教苑清規》中所提:有一僧眾生前因毀謗佛法與他的師父,往生後墮入魚身,魚背上生有一棵樹,因受樹的浮力,於海中隨浪飄流,經常撞得皮破肉綻,痛苦不已。一日適逢他的師父坐船渡海,魚即向生前的師父懺悔,經過師父為他超薦後,超生善道並托夢告知,已經脫離魚身,希望將背上的樹供養道場,親近三寶。隔日,他的師父果然在庭院看到一棵樹,便把樹刻成魚形,懸掛在道場,以警惕大眾。


  二是出自於玄奘大師的《指歸曲》:玄奘大師於回國的途中,路經一長者家休息,長者再娶的妻子,利用長者外出打獵時,將前妻所生的兒子丟到海中,長者非常地哀傷,為兒子齋請玄奘大師,大師對長者說:「我長途跋涉疲憊,需要吃魚,而且一定要大魚才可以」。長者立刻派人將大魚尋捕回來,剖開後竟是長者的兒子。歡喜的長者便問大師,如何來報魚恩,於是玄奘大師回答他:「以木雕成魚形,懸掛在佛寺,用齋時擊叩,便可以報魚恩了」。這便是木魚的另一個傳說由來。


  第三個傳說中的由來是,從前有位農夫,每天虔誠地至寺廟禮拜,因此與住持師父交情深厚。一天,農夫在耕種時,瞄到草叢裡一條蛇正張著大口,咬住拼命掙扎的青蛙,他一心只為救青蛙,便順手輕打蛇的頭,蛇一受驚嚇就把到口的青蛙給吐出來,青蛙趁機跳走了。


  農夫一廂情願地認為救青蛙時,並未傷及蛇,因此並未放在心上,但"珍饈"被農夫救下的蛇卻懷恨在心,決定報復。當天晚上,農夫準備就寢時,一掀開棉被,就看見躲在被窩裡的那條蛇要咬他,一時驚嚇,下意識地拿起床邊的棍子將蛇打死了。事後,農夫滿懷愧疚將蛇埋葬,可是心裡還是對﹁殺生﹂之事過意不去,而且心裡明白己跟那條蛇結下了冤仇。


  農夫於是把這件事的始末,向師父全盤稟告,師父知曉那條蛇還會投胎來尋仇,於是再三囑咐農夫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時辰,用稻草鋪床再將棉被蓋上去,然後安靜地待在隔壁房間,千萬不要去偷看。


  謹記師父交待,農夫在一切打理妥當後,就睡到隔壁房間去了。時辰到了,農夫禁不住強烈好奇心,還是偷偷的躲到自己房門口,瞧著屋裡的動靜,沒想到驀然看到一條大蛇張開利牙,狠狠地朝他床上猛噬,看到大蛇的兇狠,他不禁真的動了怒氣,拿起棍子朝大蛇身上亂敲,又把大蛇打死了。


  打死大蛇後,農夫跟蛇之間結下的冤仇更深了。農夫心裡悔恨不已,於是再度向師父求助。師父很無奈地祭出最後一個辦法,要求農夫到田裡耕作時,若是聽到有人叫喊他的名字,尤其是女孩子,一定不能回頭。日子久了,農夫就淡忘此事。


  有一天,農夫興高采烈地到田裡耕作,身後傳來女子嬌滴滴的聲音在喊他,柔和甜美又悅耳,聽到他心裡癢酥酥的,於是渾然忘了師父叮嚀,便回過頭去。當他一轉身,眼前竄出一條大蟒蛇,直直朝向他進逼過來,他嚇得全身發抖,丟下鋤頭朝寺廟方向奔跑。


  農夫氣喘如牛地找到正在誦經禮佛的師父,坦白告知自己犯的錯。師父雖然氣他不聽話,但為了救人,便叫他躲到大鐘下頭,哀聲歎氣地說:﹁如果你能躲過今晚十二點,就沒事了。﹂為安全起見,師父還坐在大鐘旁,不停地幫農夫念經祈福。


  不一會,大蟒蛇也追趕到寺廟裡,但礙於師父從旁護持,苦無下手機會。半夜時分,大蟒蛇趁著師父太疲倦打瞌睡的時候,無聲無息地用龐大身軀,將大鐘纏的密不透風,便把躲在裡面的農夫活活悶死。但由於恨意太濃,蛇身盤繞太緊,不自覺地也把自己給纏死了。


  公雞嗚啼時,睏睡的師父突然驚醒,知道兩個生命已回天乏術,長嘆一聲:﹁冤結的太深了。﹂於是將他們分別葬到寺外的兩邊,以消除彼此怨氣。


  隔了一年後,兩座墓都長出茂密的大樹,葬蟒蛇的那棵樹,則像藤般,不停地往農夫的方向延伸,師父擔心如此下去,兩人的怨恨累劫累世將無法消除,便毅然將兩株樹砍掉;將農夫的那棵樹做成睜著雙眼的木魚,大蟒蛇的樹則削製成木魚槌,每天不停地叩叩叩,以解糾纏不清的宿仇。


  了解了木魚的意義及作用後,在我們執持木魚法器或聆聽到木魚的聲響時,便可更加提醒自己慎勿懈怠,攝心用功,德行要不斷向上提升,轉業力變成願力,轉冤親變成法侶,所以木魚實在是佛門高度藝術教學的工具。


 


佛學小辭典-30.鼓







  敲打法器之一。有各種形狀及大小,為寺院中常用的法器。依其用途可分為:齋鼓(食時所用)、誦經、梵唄等所用的鼓。一般寺院中,常見於大殿前的左右兩方分別安置鐘鼓,每於晨昏擊鐘敲鼓,以警行者當勤精進,慎勿放逸。


  在佛門中,「鼓」的用處:據釋氏要覽(又名佛學備要)中說:「五分律云:『諸比丘布薩,眾不時集。佛言:若(或)打犍椎,若(或)打鼓吹貝。』若食時擊者:楞嚴經云:『食辦擊鼓,眾集撞鐘。』若說法時敲擊者:僧祇律云:『帝釋有三鼓,若善法堂說法,打第三鼓。』」—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佛陀住世時期,「鼓」本來是在「誦戒(布薩)、用餐、聽法......」等場合,敲打集眾用的。後來才在寺院中,早起夜寢時,規定擊鐘鳴鼓,作為號令。更進而把「鼓」加入了讚誦的行列,配合唱唸、譜成曲調,作為「伎樂供養,莊嚴道場」;以音聲作佛事,助發大眾的誠敬心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